【十月,浙江桂花飘香】D4,丽水,仙都景区和古堰画乡

0

    D4,2020年10月4日,游丽水之仙都风景区,以及古堰画乡,标准式景区的人流还可以接受

     丽水仙都风景区位于缙云县,自隋代起即闻名于世。景区分布于东西约10公里的练溪两岸,而溪边的那些自然村中的农房,在全民旅游年代,基本上都改建成了农家乐。
     我们昨晚摸黑潜入的,便是其中的一间,确切的位置是前湖村。小楼处于村子的外围,门前是坑洼不平的简易砂石路,横七竖八地停了好几辆来自东西南北的车子。

    360块的房费,包早餐。有米粥,也有现蒸的馒头。
    坐在小院里,也吃得热热乎乎的,舒服。说来到底还是乡村的气息,更让人放松。

    屋前,有稻田,也有水塘,悠然一派田园风格。
    绿化带里,植的是果树,秋日里,树上张挂着的,是沉甸甸的喜悦心情。

    出村子不远处,即是仙都景区中的小赤壁分区。
    整个仙都景区,只有鼎峰湖是需要门票才能入内的,其他诸如小赤壁、倪翁洞、仙都观、朱潭山等景观,都不设门哨,游客尽管自由出入。
    虽说不远,还是开上了车子,到最接近小赤壁景区的入口处停下来。
    眼前架着两座桥,一古一新。古的,名“下洋济川丁步桥”,是缙云县的文物保护单位。
     不管新桥还是旧桥,衣襟其实都不想走,更想冲进水中游到对岸,或者踏着石子飞过去。

    过了桥,就是小赤壁的范畴了。
    不明这处小赤壁的源起,需要慢慢走走,慢慢体会。

    树上挂着的色彩与香气,却是不用做功课,谁都看得清楚明白的。

    先是走平路,然后爬了爬台阶,升到高处。
    发现脚下的路,变做了绝壁之上。
    刚刚从桥上经过的那道水,名为练溪。小赤壁,就在练溪对面的崖壁上,高约60米,长约650米,是一天然栈道。其成因,是山体断裂,受溪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后造成的岩石崩塌。因这一处石山颜色赭赤,远望犹如被焰火烧过,酷似长江赤壁,因规模较小,故称小赤壁。

    身在绝壁之上,倒是看不太出赤色来,估计是远观更明显吧。

    这条路还有一个名字:龙耕路。
    相传当年刘秀遇难,追兵将至,突然一条鳞光闪烁的蛟龙飞速从岩壁间穿过,开出路来使他脱险,故得此名。

    龙耕路中还见一丹室,相传是明代状元张懋修(张居正三子)的隐居之所。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做为一名政法家,身后被抄家,后代难免被牵连,能活命已属不易。

    峭壁中走着走着,出现了一个山洞,比较原生态的那种。

    忍不住好奇,钻进去,发现洞是通的,从另一端的洞口出来,还是行走在峭壁之上,还真是神奇。唯一的解释就是自己转向了,不然就是山与水,也齐齐地跟着感觉转了一个方向。

    接着往前走,两块巨石中间,挤出一条缝,让人们有路可以通过。

     拉着衣襟一直走到下前湖村那面的出口,家长则原路返回取车,再来接我们。
     坐在小店里等家长,正对着下前湖村的公交车换乘点,旅游大巴一辆一辆地调头,去往朱潭山方向的比较多。
     仙都景区有若干分景区,此时只想把最具名气的鼎峰湖给游了,不然没花门票钱,总觉得说不过去。
      自家车子驾到,驶向主景区。门口,果然人流如织,找地方停车大费周折。
      进入景区,眼前的水,即是练溪了。仙都的仙字,就出自这面水上。

   接着入视野的,便是鼎湖峰无疑了,因为关于仙都的资料,头图就是醒目的“天柱峰”。

    天柱峰东靠步虚山,西临练溪水,状如春笋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约160余米,人们谓之“天下第一峰”。
    据说峰顶有一处小湖,湖周苍松翠柏掩映。相传轩辕黄帝曾置炉于峰顶炼丹,丹成,黄帝跨赤龙升天时,丹鼎坠落而积水成湖,故名鼎湖。
    鼎湖其实是无路可以攀登的,仅有药农可以架绳索飞渡峰顶采药。白居易有诗云:“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

    随着脚步的靠近,从不同角度看天柱峰,别有一番韵味。
    阴天,却没有雾起。仙都的仙字,出不来。求这里的仙气,要靠运气的。
    再强调一次,仙都风景区自隋代起即闻名于世,只是那时候,还叫缙云山。唐天宝年间,鼎湖峰周围五彩祥云缭绕,鸾鹤飞舞,云中仙乐响亮,山呼“万岁”。刺史上报,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闻听,龙颜大悦,当即惊叹道:“真乃仙人荟萃之都也”,乘兴御书“仙都”二字。从此,缙云山被敕改为了仙都山,“仙都”二字一直沿用至今。

    也有人说这个天柱峰,像猫爪子。
    向琴琴求证,琴琴说确实有一点儿像。

    仙气不见,却听见了仙乐,远远地飘来。
    嗅到演出的气息,衣襟最先加快了脚步。到了观看点,果断地利于人小的优势,从人堆里扒出缝隙,挤到最前排。为了最爱的演出,衣襟是拼的,且小有经验。老母亲跟在身后,甚是欣慰。
    仙都古称缙云山,与黄山、庐山并列为轩辕黄帝的三大行宫。所以演出的地点,设在轩辕殿前。我们其实是没找准位置的,站在高处,看个侧面,感受一下而已。
    演出中,利用了干冰,所以我们也算是运气地看到了仙都的仙气。

    一边看演出,一边吃缙云烧饼,还真是别样级别的享受。
    饼中黑色的部分,是梅干菜啦,此行浙江,发现人们太爱梅干菜,饼里放梅干菜,烧黄鱼用梅干菜,粽子里也会包进梅干菜。
    大概是味道实在是香吧,右侧紧邻的另一名女游客一再盯着追问,问咱手中的大饼是否真的好吃。被问得不太舒服,很想掰一块给她尝尝,堵住她的嘴和眼神,却忍住了,想想还是少找事更好吧。

    演出结束,观众散去,这才找到入口,也登上了刚刚演员们表演的红台阶。
    建于高处的,是轩辕殿。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祠宇是中国南方祭祀朝拜轩辕的重要场所。
    缙云仙都祭祀轩辕黄帝的历史比较悠久,早在夏商周时期,当地百姓就将鼎湖峰作为始祖轩辕黄帝来顶礼祭拜。东汉时期已有祭拜轩辕黄帝的记载,东晋咸和年间专门建有祭祀黄帝的缙云堂。唐天宝七年,唐玄宗李隆基赐改缙云山为仙都山、缙云堂为黄帝祠宇,与陕西黄帝陵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北陵南祠”格局。
    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仙都黄帝祠宇祭祀轩辕黄帝典礼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格式和礼仪。每年清明节为民祭,重阳节为公祭。典礼采用“禘礼”的规格,结合缙云当地的传统民俗,以传统与现代、礼与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011年,“缙云轩辕祭典”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缙云仙都轩辕黄帝祭典已成为炎黄子孙宣示“民族认同、血脉认同、文化认同”的精神高地。
    所以,不要小看了这踏足之地,其发挥的作用,非同一般。

    殿里没什么好看,倒不如殿前的花花草草,更引人入胜。

    追花的眼,追的是一个花花世界。

    感觉除了一湖一峰,这景区中也没太多好看的,想辙了。
    衣襟耳尖,听说有缆车,就吵着要坐。看天色,很是阴沉,下一秒就会下雨,而衣襟却不关心天气,更关心能不能坐上缆车。
     山不高,缆车很简易,上车下车的速度也很快,基本上是被拉着推着上下的。
    人还没坐上去,雨就已经下来了,且雨势还不小。淋着雨上了山,下了缆车,却不知道还要做什么,一步都没多走,直接就下来了。还真是为了坐缆车而坐缆车,也不知道人们坐缆车登高,是为了看什么。

     怕雨,是因为我们没背背包,除了刚买的一袋缙云大饼,手里空空。所以没有雨具,若雨真的下大了,还真的不知要如何收场。
     幸亏老天照顾,下了山,雨也停了。
     这下该出景区了,走的是小石桥。身前身后都是游客,相对来说,十一长假期间,这里的游客量还能接受,还不至于挤爆。

    从更近的角度,再看享有“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笋”之誉的鼎湖峰。与其主它像猫爪子,不如说它状如春笋,以160米的高度拔地而起。个人感觉,与广东丹霞山的阳元石相比,那处更震憾。
    鼎湖峰旁还依偎着一处小石峰,俗称“小石笋”,酷似慈母抚娇儿,又名“童子峰”,意境绝妙。

    有水,有捡不完的石子,最是合衣襟的心意。
    只是人在途中,被时间催着,不能让衣襟尽兴地玩。总是匆忙的脚步,也不知道具体为何而忙。

    总想行更多的路,看更多的风景,很难慢下脚步,做到真正的闲游。

    从侧门出了景区,被一个拉客的大妈拉到了饭馆里。
    三个人,吃饭寡味了些,吃不了很多东西,还要照顾衣襟的口味,所以选择的余地很有限。

    离开5A级的仙都景区,赶往下一个4A级的景区——古堰画乡。
    抵达时,天在下雨。
    撑着伞走进去,大黄蜂前来相迎,还真是出乎意料。事先了解到的情况是,这个景区分为古堰与画乡两部分,而大黄蜂,似乎与哪个部分的主题都不相搭,只能理解成现今年代的另类混搭。

    车子停在了画乡部分的地下停车场,上来就是游客中心。
    想取景区资料,却发现了更大的书架,架上摆的书,品类包罗万象,不仅仅局限于旅行。
    刚好每天都要完成阅读打卡作业,不如歇息片刻,把卡打了。
    也发现国庆期间,景区组织了一些活动,有一项在双荫亭举行的非遗传统文化表演“丽水鼓词”,应该能赶上。

    进景区后,沿着商业街,走了长长的一段路。
    而商业街边的店铺,基本上都关着门,是空的。
    偶有三两家开着门的,却也几乎没见到什么画。而资料中说,这里之所以为“画乡”,是因为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一批借鉴法国巴比松画派技法的画家、摄影家前来此地写生创作,逐步形成了丽水巴比松画派。1991年开始,一年一次的“巴比松油画展”,更是将大港头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现给了国内外的观众。
     古堰画乡景区正是位于丽水西南的大港头,这里有丽质天成又磅礴大气的水乡景色,特别合适拍照或写生,因此许多美术院校选择这里作为写生基地,建有丽水巴比松陈列馆、丽水油画院、古堰画乡展览馆、古堰画乡分校等,另有专业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在水一方写生创作基地”和丽水九龙巴比松写生创作基地等等。所以“画乡”的美誉,应该是坐实了的,只是大概是疫情年份吧,现场的我们,并没感受到资料中说的热度。
    正式进入画乡所在的古镇——大港头村,终于发现了人流,也发现了写生的人。

    为了鼓词,直奔双荫亭。
    曾在电视剧《麦香》中多次出现的双荫亭,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它旁边有两棵大樟树,据当地村民说它们都是母树,所以叫双荫亭。
    那两棵樟树,一棵健壮完好,另一棵则伤痕累累,濒临死亡。细看那树上,竟然有很多枪眼,是日本侵略者留下的印迹。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想从对面的江上打过来,却打不过来,因为当时这里是建有兵工厂的。于是鬼子就拿大樟树出气,没事就照着它嘭嘭地打,留下了那些枪眼。
    丽水鼓词,表演者是一位老先生,边说边唱,一句都听不懂,让最爱看表演的衣襟,有些小失望。

    还是去创作属于自己的画吧。
    在石头与木块之间,衣襟选择了木头。创作的过程中,衣襟很投入,结果和预想的一样,惨痛。留在手臂和裤子上的颜料,远比木块上的多。
    享受过程就好,不必计较结果。鸡汤总是这般说教。

    衣襟的心愿达成,该坐船,去古堰部分看看了。
    画乡与古堰之间,隔着瓯江相望,没有桥,只能乘坐画舫穿梭来往。因平日做船的机会不多,有船乘坐,犹如赠送的项目,对心情是一种调剂。

    不远处的江面上,停了几艘造景用的船,让镜头下不空虚、单调。

    乘船时间大概十分钟,下了船,就到了瓯江对岸的古堰,即堰头村。
    感觉这里的调调,更自然,更具江南水乡的味道。

    偏逢阴雨天,烟雨迷离的江南啊,没有雨,就不成篇了。

    小小人儿划在船,让衣襟一身的洪荒之力得以发挥一二,不错不错。

    儿童活动场地的出现,更是契合衣襟的心意。
    里里外外玩了好几遍,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古堰部分,最吸引人的,是渠道两侧的古樟树,确切地说,是千年古樟群,树龄都在1000年以上,共计十多棵。如此规模的千年古樟树群,在国内是非常罕见的。
     这些古樟树,分布在经拦河古堰分流后的主干渠两岸,树根深扎堰堤,牢牢地护卫着堤岸的同时,也见证了古堰悠久的历史。
     在仙都景区未见的仙气,在这些古樟树下,却不期而遇。

    这些古樟树,还被当地人视为风水树和树神。当地有个风俗,小孩出生后若五行缺木,都会被抱到樟树前,举行一个朝拜仪式,认樟树为干娘,以保佑能平平安安长大,像樟树一样长命百岁。
   有一棵古樟树,被当地人敬称为“舍利树”。它多次遭遇雷击火烧,根部只剩下了薄薄的一层半圆,老态龙钟,却枯木逢春,绽放着勃勃生机,如同上天恩赐的天然盆景,也确实是神赐。

    除了古樟,更有果树,捧着磊磊硕果,摇香整个江南的秋天。
    古村中的桂花树,也一直不离身前身后。一边闻着桂花香,一边嗅着果香,这才是自在,大自在。

    秋色也醉人,还醉狗。闻着秋的各种香,狗狗的睡梦中,也是千姿百态的神奇世界吧。

    沿着渠边的石街,细雨中慢慢行走。
    街边的老建筑,各有各的看点。

     走进老屋中的小女孩,端坐抚琴的背影中,透着纯纯的诗和远方。

     另一屋中出的面香,悠远绵长。

    做一名手艺人,以匠人之心,经营人生与岁月,确是踏实的、幸福的。

    一道适合美拍的半壁城墙,有美女占着位,知道他们不会马上撤,不如换一个角度记录,轻轻就好。

    终于看到了古堰——通济堰。
    这处古代劳动人民为引水灌溉打造的古堰,曾与都江堰齐名。
    它犹如一只张开了五指的手,拦在瓯江上,却没有把瓯江拦腰斩断,而是借力将瓯江水引入渠道、注入农田,让原本几近干涸的农田得到瓯江水的滋润,变得丰润,为百姓带来大丰收。
    登上江边的亭子,将古堰全貌尽览无遗,也听见瓯江水击打古堰发出的美妙声响。

    衣襟还得手一件小小的软体玩具,各种拿捏。

    铺着花香的台阶,也让我们留连。

    大片大片开放的马缨丹,红橙色系,不如粉紫色系常见,所以让眼中充满了新鲜感。

    天色不早了,细雨中,结束古堰的游览。

   再次乘坐画舫,回到画乡所在的大港头村。

    在村中街边找一饭馆,把晚饭解决了。
    三个人,胃口有限,简单叫几道小菜。

    离开古村时,天马上就要黑透了。
    经过衣襟做画的那道门,灯火齐齐地亮着。喜欢,这暖暖的灯火,也喜欢此时,清静了许多的古镇。

    贪玩的小姑娘,对刚刚发现的新事物,自然又是一通琢磨、体验,好奇心必须彻底满足了,才肯离开。

    吸取昨日临时抱佛脚的教训,一大早,便在景区附近订了一间农家乐,588一晚,不管条件怎样,都要有地方落脚才踏实。
    虽然距离景区只有三公里,到达时,却是漆黑的夜里,弯弯绕绕的小巷中。打电话,老板出来接,这才找到正确的方位。
    开在院门口的簕杜鹃,细雨中、灯光下,依然鲜艳。院中的餐桌边,有客人正在享用晚饭。早知如此,不如先来客栈,再吃饭好了。
    阴雨中,一天跑了两个大景区,乏是一定的。纵然如此,好强的衣襟同学,还是坚持完成了15分钟的写字打卡。必须为这种精神,点个赞。

     虽然行走在丽水的这一天,挺充实,却似乎这些,都不是自己想要的。大景区,人群嘈杂,所见都太过平常、标准化。
     而内心真正想到的,又是什么呢?
     接下来的行程,会揭晓。

阅读(2,868)  评论(6)

“【十月,浙江桂花飘香】D4,丽水,仙都景区和古堰画乡”的6个回复

  1. 衣襟妈妈,晓瀛姐姐,您出书集吧,打心眼喜欢您的文字。。。

    1. 嘿嘿,多谢你的不嫌弃哈
      功底不成,谈不上“书”,误人哈

      1. 一直拜读着您的文字,好喜欢!!!不论是游记或生活、或杂记。。。清新脱俗的文字读出满心的欢喜与宁静。
        一直默默地关注着。。。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