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芦丁鸡,是大姐最先发起的,随即在家人中传播开。
说是鸡,其实是一种小型的鹑类,学名蓝胸鹑,属鸟纲、雉科、蓝胸鹑属,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鹑类之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鸡”(鸡属于雉科鸡属),因民间俗称和人工养殖习惯被称为 “芦丁鸡”。
芦丁鸡的体型堪称迷你,比麻雀稍大,是禽类中的 “微型选手”。成年雄性芦丁鸡的体长一般11-13厘米,体重30-43克;雌性则体长12-16厘米,体重44-57克,体重比手机还轻。
芦丁鸡不仅有野生种群,还是广泛分布于亚非热带地区的自然鸟类,以草籽、昆虫、嫩叶为食,其野生个体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但野生状态下寿命较短,通常1-2年),依赖高繁殖率维持种群存续。
多高的繁殖率呢?野生状态下年产蛋约50-100 枚,人工养殖条件下可达200-300 枚,甚至更高,在禽类中堪称绝对的 “高产选手”。
正是被芦丁鸡的高产蛋率所吸引,也入了一个孵化器,用大姐家的芦丁鸡蛋孵起起来。
人工孵化期17-19天不定,主要控制温度和温度。
终于等到第一颗蛋破壳。打开孵化器的那一刻,简直要被惊呆了,那么小的蛋里,竟然真的钻出了一只小鸡,其生命力的顽强令人叹服。
羽毛上,还沾着碎蛋壳的小鸡,怯生生地,面对着这个全新的世界。
一直说芦丁鸡小,小到什么程度呢?
拿一个普通水瓶的瓶盖做对比,更直接些。
小到完全可以装进瓶盖里去。
初生的小鸡,对环境温度是有要求的。
先是在孵化器里待到毛干,再转到早早布置好的箱子里,箱子里有专门用来加热的电灯泡,且有恒温器控制温度。怕小鸡冷,特意丢了一团棉花进去,让小鸡能更暖和、更舒服些。
还为小鸡铺上尿不湿,以保持卫生。
五天之后,小鸡强壮了许多,眼睛也更有神了。
通过管羽,也说明小鸡的长势明显。
十天之后,又有一批小鸡相继出生,将小鸡的队伍扩大到了七只。
大姐家的鸡是一公一母,七颗蛋个保个孵成了七只小鸡,这繁殖率,真是没得说了。
有一颗蛋的壳特别厚,用手电筒完全照不透,所以根本就没看到血丝,没想到竟然也孵成了小鸡。
就是这么神奇的事情,在眼睛真真地,发生着。
七只小鸡的队伍,何其庞大。
第一只鸡,比另外六只大十天。十天时间,在芦丁鸡身上的变化是惊人的,像鸡妈妈。
还有一只小鸡,自己把自己塞进了食盒与箱壁的缝隙里,发现时已经奄奄一息,以为活不得了,但也没办法帮它,只能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结果,奇迹再一次诞生,小鸡完好地又站了起来,和无事发生一样。
又是十天之后,六只小鸡的管状羽也明显长了出来。
但是最终的颜色还看不出来,只能是静待着小鸡们的变化。
而那只大鸡,终是大了些,身材上一直保持着领先。颜色也定了型,是纯白的。
小鸡每天都在长大,觉得差不多了,为它们换上核桃砂,更容易清理些。
小鸡们如期长大,颜色也最终定了型,两只纯白,两只纯灰,两只灰背白翅,一只褐背白翅。
最喜欢褐背的那只,因为颜色很特别。
最先生出的那只小白鸡总是最强壮,也最好动,动不动就借机从箱门的缝隙里飞出来,有时落到沙发上,有时钻进沙发底下。
然后,就等着小鸡生蛋了,说是雌性小鸡出生后50-60天就可产蛋。
每天都会几次到鸡箱前察看,却迟迟等不来鸡蛋。
自查原因,可能与食物有关,也与光照有光。换了粮,也在箱内增设了照明光源,但是,依然没有蛋。
把鸡箱移到阳台上,以为那里光照更充足。不想清理时,那只最强壮的小白鸡再一次飞出来,而且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从八楼飞落下去。心急,却也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它的自取灭亡,倒不是担心会摔死,而是被车碾、饿死之类的。
七只鸡,就这样只剩下六只,很遗憾。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再度发生,乖乖地把箱子移回屋内。
大约100天之后,终于等来了鸡蛋。当看到蛋的那一刻,别提有多激动了。
初生的蛋,真是小啊,小到不足一颗樱桃。
刚开始时每天一个蛋,然后是二个,且持续多日。难免以为六只鸡中只有两只是母鸡,奇怪了,按道理来说,应该是母鸡的概率更多才是。
终于,等来了每天三个蛋,说明至少有三只是母鸡。公母各半,很是说得过去。
接着又好奇,到底哪只是公鸡哪只是母鸡。
从生理特征上无从下手,那便用排除法吧。为小鸡准备了两只箱子,随机分两只出去,再根据箱中产蛋的数量,一只一只地排除,最终确定纯白的是母,褐色的是公,全灰和灰白的两只中都是分别有一只公一只母。
所以那段时间,六只小鸡,住在楼上楼下,有电灯,只差电话。
数着蛋越来越多,却不舍得吃,更想继续孵。但还不能行动,因为就快暑假了,若还有小鸡出生,会没精力顾。
每天都在重复着捡蛋的快乐,一边吃着大年的荔枝,别提有多滋润了。
暑假,仓促间突然开始了。
再开学,会有新变化,没精力照顾小鸡了。能想到的办法是送人,六只鹦鹉很快送了出去,六只小鸡却还是舍不得。
这个暑期,随衣襟飞去维也纳,请人帮忙每天来照顾小鸡,一走就是20多天。以为回来会收获一大筐的蛋,没想前几天还能每天三个蛋,后来减到两个,再后来只剩下了一个。因为不在家的那些天,深圳经历了多场暴雨,阴暗且潮湿。对天气情况预估不足,行前拔了电源,光照明显减弱,也导致箱中的湿气散不出去,严重影响了小鸡的产蛋量。
但小鸡已经尽力了,数数筐中攒下的蛋,也有四十几颗,颗颗都是诚意和感动。
该怎样对待这些蛋呢?是接下来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呵呵~~~
2025,注定是不一样的一年。
就比如,与七只芦丁鸡的这段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