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 大雁顶】 听信、盲从或探索中的下山路

0

    四月底,气温异常凉爽。反常的节气下,适合户外,于是姐妹三人相约,再走深圳第三高峰——大雁顶。
    初次来大雁顶,是一年前。登大雁顶,需先前往鹿嘴山庄。鹿嘴山庄是景区,周星驰电影中的美人鱼洞便在那里。进入鹿嘴山庄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公交电车,一种是快艇。当时香港疫情加重,任何船只都被严格限定不得出海,所以只剩下了公交电车一种。记得当时有太多的游客被滞留,因为电车的数量有限,运力有限,在人流中等了很久,才挤上车子,回程也是排了很久的队才坐上出景区的车。
    时过境迁,一年后的杨梅坑,不再有任何限制,想体验快艇的方式,发现很是轻松,路程不长。
    然后发现,下快艇后要走的路比公交电车更长,而且票价是公交车的三倍,有点大头的意思。但好歹是在海上飘了飘,吹到了真正的海风,也算物有所值吧。后来又发现,下山之后我们将这段路用脚走完,回程的快艇票钱打了水漂,头还不是一般的大。

    既然是来行山的,其他的事都是小事,上山就是。
    回望身后,竟然有一片水,颇似迷你版的千岛湖的意味。

    时令不同,上行看到的花儿也不同,每次行山都背着相机的理由,总是因为这些花儿。

    大概是首冠藤吧,又叫深裂叶羊蹄甲。淡淡的粉白,清新可爱。

     玉叶金花有很多,随时可以遇见。

    真是有趣的组合,只是玉叶的部分多有残缺,金花倒是很完好。

    一棵树上,顶着很多金黄色的花,蔫头耷脑的,应该是开过了的样子。

    而白色的花瓣,才是花儿盛开时的样子。

    经过的树有很多,花期各有先后。

    显然是同一种树,长的位置各不相同,摆出来的花阵也不相同。

    看着像是桅子花,不确定是不是。

    也有很多被度娘识别为“山橙”的花。

    很是清新美好。

    花儿分散,不起眼,但因为它们的存在,让上行的路并不枯燥。
  
    还有被度娘识别为“南方荚蒾”的花儿,很像绣线菊。

    下图可能是血桐。
    据说血桐折断处的树芯部位为疏松植物纤维状,似一条血管,破裂处会流出鲜红色的液体,极似人体血液。

    更碎小的花儿,不太容易被注意,却总是逃不开爱花人的镜头。

    对植物知之甚少,在东北出生长大的人,只识杨树、柳树、白桦树、榆树,而这些树在南方则不多见。

    下图,大概是“稔”花,会结果。
    也见到很多,多是花骨朵,估计再过一两周会全面绽放开。

    一号、二号观景平台很容易抵达。
    随着高度的增加,看到的风景也在变化。

    上行的路,还有更多,脚下需加把劲。

    继续看花,也有果子。

    以及因为看点不同,而美仑美奂的脚下的路。

    大概叫“密花树”的枝间,挂着满满当当的小果子,颜色深浅不一,时不时经过。

    山菅更是常见,但经过时还是想拍。

    哪怕不是花、不是果,只是叶,也要拍,因为同样会带来愉悦感。

    高度在一点点增加,风景线在慢慢打开。

    回望走过的路,想起“腿是好汉”那句老话。

    还有,“没有人吃不了的苦”,那是老妈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还是被度娘识别为“粗叶悬钩子”的小花,从看似尖硬的毛绒绒的萼片里挤出来。

    花朵细小,很难被看见。

    气温不高,没大太阳,让上行的路变得轻松。

    爱生活的人,看什么,什么都是美好的。

     也确确实实,是风景,可以很幽深,很秀美。

    很放松,很舒展。

    微小或沉默不语,都是最自然的状态。

    行至三号平台,已经是午后一点,吃了个自嗨锅,补充体能。

    休息后继续上行,四姐选择留在原地等。

    依然是拍不够的风景。

    还有自然中的小巧鲜活的生灵。

     生在高处的,可以照见光。

    颜色鲜亮的,更容易吸引目光。

    各有各的展现方式,各有各的与众不同。

    都是与山与海与风的约会,还有阳光。

   还有会动会呼吸的小伙伴的加持。

    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存在,也要占据C位,放大自己的美。

    美,是要大声说出来的。
  
    从四号平台到山顶的最后两百米海拔,用半小时时间完成,感觉相对轻松。

    全程3.9公里的登山道,全部用时三个半小时,谈不上快,登顶即是好汉。

    为自己点赞。
    可惜山顶没信号,华为倒是有,可能自己手上的不是,不然可用两步路做个深圳十峰的登顶证书。

    在山顶歇息时,听到有人说旁边的小路可以下山,且用时一个小时就够了,而原路下山则要两个小时。
     认真地询问、确认,且还有一群人准备从那条路下山,于是决定跟随。与在六百米高度的四姐联系,请她一个人原路下山,山下汇合。
     说话的那个人带队下山,也确实有路标,路应该没错。

    这就成了跟团,一时兴起,即兴发挥。

    云里雾里的,山顶总是很大的云和风。

    开始时的路是好走的,也确实是成熟的路,前面走过的驴友不知有多少,跟着标识走,一定没错。

    走到下一个路标处,带队的那个人前往七娘山方向,大部队的人则继续前往杨梅坑方向。

    看到的还是山间的路,却不是即将完成的。

    长在树上的奇怪之物,既然经过,也顺手记录下来。

    分岔之后的路,难度陡增,很多大石头,脚步挪得格外小心。

    谈不上是路的路,也是被人踩出来的。

   水洼的出现,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路难走,相机依然用着,比如蝴蝶。
    忽闪忽闪翅膀,扇起的风,吹响整间山林。

    那一段路,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然后发现距离并没有减少多少,让所有人都感觉难以置信。但路还要继续走,就是这种不确实性,才是行山的魔力吧,不经过,便没有经历。
    经过一处相对平坦也宽敞明亮的大石,水量增大,水中还有活物,于是大家决定停下来休息。

    水很清凉,水里也真的有鱼,很多条,有手指那么长。

    水里还存活着一种生物,以为是娃娃鱼,但看着更像是蜥蜴。
    度娘给出的答案是蝾螈,又称水蜥或水栖蝾螈,是有尾的两栖动物,体形和蜥蜴相似,但体表没有鳞靠,皮肤来吸收水分,以蜗牛、昆虫、及其它小动物为食物,生长的过程中颜色会变化,习性也会变化,据说寿命很长,可以长到200年。

    既然是休息时间,除了看水里的秘密,大家还纷纷掏出包里的食物。被分享了鹌鹑蛋、南酸糕、小鱼干、奶酪糖等等,还有水的补充。
    很是不好意思,因为我们只背了水,之前以为原路下山,也因为体力有限,并没有随身携带更多食物。
     而这次,显然是经验,以为一个小时可完成的下山之路,却没有那个指路人说的那么简单,若不是跟着团队,若不是相互帮助,怕是真麻烦了。    

    能为大家做的,只有借一直背着的相机,完成合影自拍。
    没想到,就这么跟了一次团,且背上了驴友的光环。
    聊天中得知,两位美女来自佛山,误打误撞上了山;而几位男士则都在同一家公司就职,利用休息时间做驴友。而说到我们,都是退休的人,难免被叫做阿姨~~~

    然后是接着下山,路变得平缓了,多是沿着溪流边的泥土路,难度降低不少,速度有所提升,但距离还是有很长,懈怠不得。
     男士们发现一条小路,通往下面的溪边,有瀑布层层叠叠,有潭水宽敞清澈。后半程基本上都是走在最前面,觉得按照前辈留下的标识走,完成剩下的路不是问题。年轻人有体力,提议他们下去看看,我们则独立向前走。
     果然,很顺畅,又走了大概二十分钟,发现脚下铺着一层黄色的小花,知是相思树。抬头看,果然,是巨高的相思花树,如撑开的大伞,挡出阴凉。

    再然后,发现我们回到了人间。

    走地鸡的日子,过得比驴友悠闲。

    穿出铁丝门,找回人间烟火,原来经过之处,名为磨朗钩,一个磨字用得贴切,确实够磨脚的,也磨膝盖。

    四姐等在杨梅坑已经有两个小时了,她从海拔600米下来,用时一个半小时,而我们从海拔800米下来,用时三个半小时。山顶的那位男士说的一个小时,其实并不是实情,就算有他一路同行,也做不到一个小时完成。从杨梅坑到鹿嘴山庄的那条鹿嘴大道,有五公里,被我们在山里活活给走完了,所以这三个半小时一定不是虚设。
    但无论如何,脚下走过的路,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没有对与错。

    恰恰是听信和选择,才有了跟随,以及不一样的下山路。
    还有,第二天酸痛的腿,哈哈哈~~~

阅读(46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