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花的春,怎能落下梧桐山的毛棉杜鹃呢?
正值毛棉杜鹃节,如约进山。
先去豆腐头方向,上行的小路上,看到树上的花儿,不是杜鹃,却也清新,很春天的感觉。
大概花很香吧,引来小蜜缠绕其中。
追花的人,不也是小蜜蜂吗,同样追着花跑来跑去~~~
往豆腐头上行的路两边,都是杜鹃,以下图的颜色为主。
不确定具体是杜鹃中的哪种,只觉得好看就够了。
透过杜鹃的眼,从高处看这座城,是不一样的城。
整理照片时发现,还有很多小飞虫,也急急地飞在画框中。
赶上大大的晴天,阳光很耀眼,红色的杜鹃更是耀眼,很难拍照。
但又不能不拍,所以就胡乱地拍拍,具体也不知道自己都拍了些啥。
好看不好看的,就将就将就吧~~~
据遇见的景区安保人员讲,今年的花开得一直不集中,放慢节奏,慢慢开。放眼所见,也的确如此。
就算这样,也总能找到连成片的花,足够让镜头缭乱。
闹中取取静,也是可以的,就是光太足了,无法控制。
人也是,要找阳光照不到的阴凉处,体感才会舒服些,不至于冒火。
虽然花开不算多,虽然太晒,但还是觉得不负此行,不负春光。
就是那么傲娇的春光啊~~~
每次看到这种颜色的杜鹃,都会想到大学时候的后山,春天时也有杜鹃花开,而那时候我们叫其映山红。
记忆中,折了插进花瓶放在宿舍窗台上,是被写进青春记忆里的春光。
都是春光,无限美好。
离开豆腐头,到了小梧桐,听说那里的毛棉杜鹃开得不错。
在开始拍毛棉杜鹃前,镜头又溜了溜号,虽然还是不知道到底拍的啥。
在小梧桐处,从高向下看,果然,树林中开着很多毛棉杜鹃。
再无二话,直追过去。
确实是毛棉杜鹃的调调。
时间已近正午,拍照的点也是不好找,但好歹也能拍一拍。
感觉花开得正是时候,基本上是新鲜的。
虽然晴天色彩更好,却也是真的不好拍照。
因为设备和技巧,都跟不上,耐心也没那么足,只是把看到的拍下来,就自我满足了。
梧桐山的毛棉杜鹃,是华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杜鹃花,花朵通常为淡粉色或粉紫色,花冠呈漏斗形,直径可达4-5厘米。
叶片革质,椭圆形,背面密被棉毛,因此得名“毛棉杜鹃”。
毛棉杜鹃喜欢酸性土壤,耐贫瘠,多生长在山坡、岩石缝隙和灌木丛中。梧桐山海拔较高,气候湿润,适合毛棉杜鹃生长。
所以,才有了眼中的一树树的花开。
花是真的多,每棵树上都开满了花。
花太多了闹腾,逼着镜头去取静的角度。
正午强光下的花,淡不上水灵,但还是好看的。
花期对了,才是对了。
追着光,一时明,一时暗些。
追到的花,必是美好的存在。
如果送人,随便取一幅,都是心意的表达。
丝丝缕缕的春的气息啊~~~
春日的舞会,正在召集中,裙裙已经在飞扬~~~
水彩油墨,也都在路上~~~
也羞涩、含蓄~~~
浸着春的梦~~~
当窗帘被拉开的那一刻,光哗啦啦地洒进来,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啊~~~
灿若云霞的美啊~~~
低头、或仰望,属于自己的那份美~~~
妙不可言~~~
拍了再拍,离开小梧桐,前往蝴蝶谷方向。
路两边,果然也开着杜鹃,是平常多见的品种,深深浅浅地红着、粉着,也是绚烂的春色交织。
花从中,就算顶着烈日,也一样心情愉悦。
这些杜鹃,品种明显不同。
各有各的不同和亮点。
要说起杜鹃花,全球已有超过1000个品种,这其中的讲究可是大了去了。
眼中有花看,便是幸福,至于姓甚名谁,不是很重要。
人在花从中,便是幸福的小蜜蜂。
细心的人,会发现杜鹃花上的斑点,集中在一片花瓣上。
这些斑点,通常被称为蜜标。
杜鹃花上的斑点通常只集中在一片特定的花瓣(有时是两片)上,这与其生态功能和遗传机制有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传粉引导作用
蜜标通常位于上方的一片花瓣(称为“旗瓣”),主要作用是吸引昆虫传粉,为昆虫提供视觉指引,帮助其找到花蜜所在的位置。传粉昆虫(如蜜蜂、蝴蝶)能通过紫外线视觉感知蜜标,使其更容易降落在正确的花瓣上,从而提高传粉效率。
2. 遗传与发育机制
斑点的形成受特定基因的表达控制,这些基因在花瓣的某个区域被激活,使得花青素等色素在局部累积。由于基因的非对称表达,斑点仅出现在特定的花瓣上,而不会均匀分布在所有花瓣。研究表明,某些MYB类转录因子与蜜标的形成密切相关,它们只在某些花瓣部位表达,使得这些区域产生独特的斑点或色带。
3. 进化适应性
许多杜鹃花种类经历了共同进化,与传粉者形成了高度匹配的花形和蜜标模式。传粉者逐渐适应了这一标志,从而提高花粉传递的成功率,这种定向演化让杜鹃花保留了单瓣蜜标的特性。
4. 视觉增强效果
仅在一片花瓣上集中斑点,有助于营造“对比度高、目标明显”的视觉效果,让传粉昆虫更容易发现。如果斑点分布在所有花瓣上,可能会降低花朵的指引作用,使传粉效率下降。
这是多么神奇的自然世界啊~~~
以好奇的眼,看这个神奇的世界,看到的都是美好。
尤其是春日里的这些杜鹃花,装点了整个梧桐山。
美得绚烂。
美仑美奂。
停留位置再往上,还是豆腐头,所以又看到刚进山时看到的那种红色杜鹃,每一棵树上都挂满了红艳艳的杜鹃花,美得喜气洋洋的。
相对简单、没费多少体力,完成了2025年春天的毛棉杜鹃作业。
说下一个春天梧桐山再见,过于远。说不定哪天,就又进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