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28天】 D17,普兰-玛旁雍措-冈仁波齐-扎达,神山难露真面,野驴闯入镜头

0

    D17,2022年7月27日,从普兰县出发,再次经过玛旁雍措,好天气给圣湖加满分;神山冈仁波齐没想像中那般难以抵达,却躲在云后不肯露脸保持神秘性;初见扎达土林,被莫名震憾,住宿扎达县,全天行经G564-G219-G565三条国道

    普兰的早上,酒店提供了面包和牛奶,简单吃一口便出发了。
    昨晚在县人民医院做的核酸检测却未出结果,心中有些忐忑,还好交费的单子在手,出县城的那道闸门并未难为我们。

    祈祷有效,昨天傍晚时的阴云散得无影无踪,朝阳下,高原再次展示出最美的面孔。

    雪山接连呈现,飘在山尖尖上的云,为雪山增添了含蓄和婉约。

    天极蓝,雪山发出耀眼的白。

    
    走过路过的云,最是不可少,为画面加足分。

    路不再只是公路,而是构筑风景的一部分,让衣襟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主动走进这画面之中。

    高原的清晨,如诗低呤,如歌轻唱,如画抒展。

    每天早上,经过休整之后,家长的情绪也饱满,很愿意停车,也配合拍照。

    看云在雪山间缭绕的心情,那是怎样的心情,描述不好。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不会是坏的。

    片子确实没少拍,因为景色确实美,失不再来,所以拍得停不下来。

    雪,格外的白,或许昨夜刚刚又下过,又或许因为高原没污染,所以雪山才不会失了妆容。

    明明是昨天进入普兰时走过的路,但昨天并未看到这么多的雪山,当时是被阴云遮住的。

    当路边再次出现湖水时,被惊得倒吸凉气,明明还是圣湖玛旁雍措,却与昨日迥然不同,蓝得让人不忍大口喘气,更不敢高声言语,生怕吵到天地间的这一派静谧。

    湖水比天空还要蓝,果然是圣湖,魅力无穷。

    在一片玛尼堆前停了车,享受湖水的美,享受清晨的最好时光。

    衣襟同学也是,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带着昨天在小卖店买的胡萝卜,冲入镜头之中。

    湖水面前,人与心情,就是这么的美丽。

    玛尼堆沿着湖边堆了好多,还有牛羊角来助阵,泛着浓浓的藏式风情。

    西藏,是咱大中国美丽风景的一部分,却因为海拔和遥远,还是有很多人无法前来。做为幸运之人中的一员,何等幸运,感恩这份幸运~~~

    三姐妹一起来西藏,勇气可嘉,尤其是72岁的大姐,第一次来西藏,便直奔阿里,身体无恙,让全家人都佩服。

    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石碑,昨天也拍过,并不是同一处。有了蓝天的加持,让一切都变成了真正的风景。

    天空中的云在变多,漫卷过来。
    行至高处,再看湖面,角度问题,没刚才那么蓝了,更接近自然的色彩。

    家长把车子驶下主路,往湖边的方向靠了过去,虽然不是贴切湖岸,取景却是足够。

     好天气,成全了这一切的一切。
     美拍,正在进行中。

    花絮也有记录。

    尽管拍,怎么高兴怎么拍,拍出来的全是大片。

    有了家长的配合,才有了这一切的一切,可以很美也可以很酷。

    湖水的颜色,根据云的变化而变化,只要不是完全的阴天,便是有景色的。耀眼的蓝与净淡的蓝,都会有人喜欢。

    昨日见过的吉吾寺,在高处,依然可辨。

    走完G564,回到219国道上,接近了冈仁波齐。云变多了,但蓝天还在,希望能将昨日看不清神山的缺憾弥补上。

    很多人都看过《冈仁波齐》那部电影吧,被植入更深的,却是毕淑敏,在高原上当兵11年的经历,让她笔下的冈仁波齐,充满了对佛教徒来说的神圣意义。
    在群山中搜寻金字塔,一时无法辩认。

    做为冈底斯山的主峰,以为冈仁波齐难以抵达,没想到山脚下就有一个村子,名为岗莎村。也没想到通往神山的路修得这么好,完全没有想像中的荒凉感觉。
    很多事情,都止于想像。

    车子一直驶进岗莎村,看见很多旅馆和饭店,其中还有东北饭店,此行对东北人的闯荡精神是越来越佩服了。
    小店门前,转山少不了的手杖,似乎是最热销的商品。

    村中,一派大兴土木的样子,完全不是神山脚下荒凉的罕无人至的模样。如果是毕淑敏,又会如何书写这当下的所见呢?

    走到没路,再往前,是需要门票的。
    不是真正转山的人,只是想拍拍神山而已,所以回到219国道边的大本营,停车场,隔着路,远望冈仁波齐峰。好巧不巧的,一大团云将神山罩住了,看云流动的速度,估计有可能等到神山露脸。

    冈仁波齐是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西藏的冈仁波齐、梅里雪山、青海的阿尼玛卿山、青海的尕朵觉沃并称为藏传佛教四大神山),是西藏佛教、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教的朝圣中心,也称“神山之王”,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
    冈仁波齐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在梵文中意为“湿婆的天堂”。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湿婆,就住在这里。加之印度的印度河、恒河的上游都在此发源,所以,冈仁波齐常有大批的印度朝圣者,2022年的夏天,却都被疫情挡住了。
    在大本营的入口,立有供游客拍照的标志石碑,神山与国道可以一并拿下。

    每个人都在此处留了念,因为失不再来。
    神山在219国道牌子的右上位置,露出很少的一部分。

    发现车子进出的路面,也是重要的打卡之地,也是不容错过。
    若是神山也能露脸一起拍进来,那才是真的完美。而可见神山真面目者十仅有一,要讲缘份的。

   停车场的上空,是一团一团独立的云,在头顶上飘飘的,也是美得不同寻常的景。明明是晴天,偏偏在神山上空的云却形成一大团,移不动,真是急人。
    急是急不得的,不如静下来,喝杯咖啡,慢慢等。

    坐等,神山的节奏。

    从重庆出发时带的自嗨锅,一直没用上,此时正是机会。

     将自嗨锅吃成如此风景的,也是一种极致吧。
     身后是神山,神山一直都在,只是在云里,看不见全貌。

    有圣泉水汩汩流着,神山依然是背景之中。

    借圣水洗了洗水,也洗了洗车,反正都是等。
    明明是晴天呀,明明是近了神山的呀,可是神山神山,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时间不给我们很多,终归要离开。
    不甘心,穿过219国道,到对面,或许可以更接近神山吧。
    修有一池水,水上有栈道,让景区的概念更加扎实,只是个人以为,水边的那些种着蔬菜的塑料棚,真的一定要扣在这里吗?

    绕过那片水,是原生的旷野。

    转过90度角的天空,是完全不一样的天空。
    天上的云,是真的很低,是真的美极了。若不是这片晴天,便不会对看见神山怀有指望。

    不管做如何停留,眼神,却是一直盯着神山的方向的。
    终于,在云层中,隐约看见了冈仁波齐峰。没有蓝色背景的加持,灰蒙蒙的,并谈不上多好看多壮观。

    冈仁波齐海拔6714米,山体由新近纪砂砾岩组成,是一座四壁陡峭,呈圆锥状“金字塔形”的山峰,四壁对称,藏民称像“石磨的把手”。
    冈仁波齐的南面最具标志性,由峰顶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与一横向岩层一起构成了一座佛教万字格(佛教中精神力量的标志,意为佛法永存,代表着吉祥与护佑),即人们说的金字塔形。从我们所处的角度,看的并不是正南,而是偏西南。
    冈仁波齐终年被冰雪覆盖,分布着28条现代冰川,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
    冈仁波齐又被誉为万水之山。青藏高原上的四条大河:马泉河(下游为布拉马普特拉河)、象泉河(下游为苏特累季河)、狮泉河(下游为印度河)、孔雀河(下游为恒河)都源自这里。四条大河向着不同方向,流经不同地域,最终都汇入到印度洋之中。

    而这些于我们而言,都停步在了别人的眼睛里。那团乌黑的云,怎样都不肯完全挪开,能给我们看个大概,已经是缘份了。

    等是不能再等了,理智是带有遗憾滴~~~
    于时间的长河来说,一切都终归是离去的背影~~~

    而天空,明明更大面积是蓝色的,就差了那么一丝丝呀~~~

    以偏盖全,这四个字,说的正是当时情景。明明有阳光照在经幡上的~~~

    旅途中,总会抱有遗憾,那是下次前来的动力呀~~~
    一步一回头,作别冈仁波齐……

    依然是在蓝天下奔跑。
    却一时难以释怀。   

    神山给不了的,云能给吗?
    若不能,还做这些姿态做什么呢?
    怎样都有强颜欢笑的生冷感~~~

    但那天的云,也是真的尽力了,倾尽所能,展现所有的美妙。

    能想像的,和不能想像的,云都给了~~~

    写作文时写云,会是怎样的写法呢?或许这些眼中所见,会提供一些思路~~~

    冈底斯山脉,磅礴大气,与云同呼吸,与高原共生长。

    窗外的云,就像闯了祸的小孩子,极尽讨好,施展百般功力。

    车窗已经懒得打开了,就隔着玻璃拍~~~

    不只是看云,还可以看牛羊,这一路吃的牦牛肉,全靠它们了。

    吃羊则少一些,可能是观念根深蒂固吧,到了新疆、内蒙、青海,才想吃羊。

    做个牧羊的人,应该不错吧,闲散,可尽情发呆~~~

    羊群正在吃的,是一种低矮的植物,不知具体是什么。

    曾经的一段路上,牛羊连成遍,尤其是有水流过的浅滩边,草更肥茂些。

    也有马儿的身影晃动。
    在高原上,相对牦牛,马的数量可以说很少。

    所以看见了,尽可能拍下来。

    始终羡慕那牧羊的人,守着那么多羊,每天数的都是钱啊~~~都市里活久了,终是俗的~~~

    车子从219国道转下来,转上G565。
    弯变多了,起伏程度也增加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风格的景色,在窗外铺得漫天都是。

    上帝在这里,再一次打翻了调色板,让眼神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姿势来安放。

    山间的那些沟壑,像是用刻刀刻上去的。

    正看得出神,突然蹦出来一头活物,一时猜不到它是谁,它从哪里来。

    在它的前方,还有五只,向着远离我们的方向奔跑着。

    又有一只刚刚穿过公路,向着队伍的方向跑去。

    后悔了,没想着带上长焦镜头出门。
    远远地看着它们,很想看清楚。刚转上565国道时,曾经见过路边的牌子上写了“马鹿出没区”的字样,难道这就是马鹿,却并不是很像……

    它们越跑越远,35定焦头和24-70都跟不好~~~

    对面的山上,还有一些同类身影,虽然停着不动,却还是看不清楚。
    发家族群里,马上有人提示说它们是藏野驴,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原来这就与藏野驴打了一个照面,完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呢~~~

    继续沿565国道,住扎达县城的方向靠过去。
    路上所见,面孔一直在换,像变脸一样。

    怎么看怎么是偏僻的地方,竟然还有民居,背面是山,前面是水,可谓风水宝地。

    荒凉视野中的绿,显得尤其珍贵。

    天上那些漂亮的云,妖魔般又不见了,换成会落雨的云,就泼在前方。
    路,依然可以说很好,行驶顺畅。
    高原,披上了一层黄色,那层黄,来自植物。

    暴雨中的山,变成了黑色,离公路并不远。
    公路上还是晴的,阳光照在枯草上,光线足够明亮。

   一边下雨,一边晴天,这就是高原。
   跑在路上,置身风景之中。

    迷恋这种感觉,不能自拔。

    当景色再次翻了面,知道我们是近了扎达,土林是扎达的本色,也是我们前来的理由。

    本想着明天再逛土林的,这是提早的不期而遇。

    天色是晚了,却还有足够的光线,高原上最不缺的便是光,天黑的那才叫晚呢。

    路在土林中穿行,丛山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的画,那份神奇感,是语言无法形容的。

    公路本身就修在了土林地质公园中,行路的同时就是在看景。

    先看了大景,接着是近景,不管眼神准备好了没有。

    车窗开了便很难再关上,土林在变换,任何细节都不想错过。

    云南的土林去过两次,相对集中在固定的区域。
    而扎达土林则在规模上更盛许多,延绵几十公里是有的,车子一直在它们之间跑,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非常非常神奇的地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土林上,被动且快速地接受与吸收着。

    不知是土林在跟着车子跑,还是车子在追着土林奔,赞叹之声不曾间断,是所有人的同感。

    此时情景,不可多见,亦是不可再现,幸好,我们来了~~~

    其中大气磅礴的款,像神仙居住的宫殿~~~

    明明是在人间,却又不像是在人间~~~

    难得出现的绿色,让土木多了生机。

    土林,当然以土为主,其他的都只能是配角。

   木乃伊戴的面具,也在土林里现身了。

    废弃的城堡,更是一处接着一处。

    散发着妖魔般的仙气。

    且不失真实感。

    如果说为迎接我们的到来,扎达是热情的,那么这份盛情,要怎样接受才好呢?

    还在路边植了树,以绿树夹道,又是如何的诚意。

    土林在继续,为我们带路。

    队形列得整整齐齐的。

    县城明明就在前方,却并不急于到达,先把土林看够了再说。

    终于看见了县城,房屋都被土林抱在怀里。

    经过的寺庙,墙也是土林的一部分。

    县城人看土林,根本就不用跑远,家门口就是。

    站在街上随便望,哪哪都是土林,县城的整洁倒成了其次。

    从托林寺前经过,准备明天一早前来膜拜。    

    晚上七点钟的旅人,更急于吃饭。商量一番,主要是考虑让衣襟吃饱吃好,唯汤锅可以满足。

   汤锅是煮好了端上来的,以菌类为主,其中的牛肉是经高压锅压熟后,再切成厚片,与其他食材一起煮的。
    吃惯了用新鲜牛肉来煮火锅,说实话,这种煮法并谈不上多美味,但能吃饱这一点是可以保证的。
    行前塞在车里的那些自嗨锅,是考虑到高原上可能饮食供应跟不上,是备荒用的。哪想这一路,根本就不存在没饭吃的问题,饭店比比皆是,根本就不是无人区的概念,或许,真正的无人区还在前面吧。不管怎样,先吃饱了这一餐再说。

    吃是吃饱了的,但是还要接着找好吃的,目标是胡萝卜,因为衣襟需要它们来磨牙、打发路上的时间。在一路打听之下,转过两个弯,在街角摸到一家水果店,果然有胡萝卜,顺手又入了一些水果,大家都需要补充维生素。
    接着说住。
    查到扎达有家古堡酒店,外形看上去不错,就是没有家庭房了。以为川藏宾馆也能将就,因为有三张床的房间,三个人睡起来才不挤。没想到,此行最烂的住宿,便发生在了扎达,因为想当然。
    车子停在酒店后院,发现是电信局的后院,那么这间酒店便沾上了大国企的颜色,并未就此置疑什么。
     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小老头,长得特别像《乡村爱情》里的刘能,大概是重庆人。请他带路,帮助提行李,他却直摇头,问我们出门为什么要带那么多那么大号的行李,又不是搬家。
    在陈旧的建筑里绕了几绕,最终推开了我们的房间门时,头立马炸开了。房间小得连行李箱都无处安放,难怪老板看我们的行李时目光不正常呢。更难的是洗手间,只有一个蹲便那么大,转身都困难。倒是有热水器,但是如此条件,洗澡就免了吧。
    而且,更难以启齿的是下水道,一直有臭味返上来,关上门也挡不住。大家都累了,不想换酒店,估计其他酒店的条件也好不到哪儿去,只能是将就。

    床很硬,床品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然是将就,便将就到彻底吧。海拔3700米的扎达县城,熟睡没有问题。
    明天,定会是全新的开始。

阅读(618)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