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襟尝试过的兴趣爱好不少,大多边学边丢,一直坚持下来的,大概只有画画了。
一学期下学,累积的作品,不管是多还是少,总要整理一番才好。
其一,是延续上学期的,宋代工笔—《红芙蓉图》。
《红芙蓉图》是南宋画家李迪创作的绢本设色画,与《白芙蓉图》共同组成《红白芙蓉图》,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线描技法细致入微,展现出五代黄筌一派画风的精神,叶脉等细节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该画描写红白芙蓉盛开的景色。红、白芙蓉各两朵,都画盛开时的花瓣,红色娇艳鲜嫩,白色粉白如玉,花叶为深绿色。线条勾勒是关键,宋画用笔严谨、灵动,勾勒花瓣柔美曲线与叶茎劲挺质感,衣襟的线条流畅、有粗细变化,花瓣由粉至红渐变,渲染出层次感。
新学期,会有各种比赛。受上学期获奖的激励,决定多参与,于是起草了第一图,关乎美丽校园。
一点一点起稿,加入内容。
再丰富细节,并上色。
带课的王老师特别认真负责,每次课后都会分享画作,就算是半成品也一样。
最终完成的作品,将美丽校园展现得很特别。
参加的,是希望颂——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最终获得了二等奖,证书如下:
第二幅作品,是为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准备的,与中国风相关。
王老师指导完成,并为作品命名:《新春绮梦》。
文字说明也是王老师组织的:这幅画以浓郁的中国风勾勒出新春的美好图景。上半部分,女孩透过窗户张望,窗畔“福”字与红灯笼高挂,传递出对新年的憧憬与期待,是传统佳节里独有的温馨守望。下半部分,人物身着传统服饰,在雪覆的村落间欢快起舞,爆竹、锣鼓等元素,渲染出热闹非凡的节庆氛围,展现了中国春节时全民同乐、辞旧迎新的民俗风情,尽显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蓬勃生机。
先看起稿,大秧歌的出现,显然是衣襟把东北人的基因进行了发挥。
接着又增添了两个胖娃娃,年画的味道出来了。
画画感,越来越立体。
上了颜色,氛围感拉上来了,又喜庆又热闹。
最终成稿,喜庆与热闹的成分又增加了一些。
作品以东北扭秧歌为题材,生动展现家乡的独特风情。画面上方,女孩透过带有 “福” 字装饰的窗户好奇张望,传递出节日的喜悦与期待。下方,身着传统服饰的人们在雪后的村庄欢快扭秧歌,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体现了东北人民的热情奔放,也勾起人们对家乡美好回忆与眷恋。
对这幅作品,衣襟其实并不满意,说画得太丑了。
结果,也是获得了二等奖,此时只能说重在参与,哈哈哈~~~
延续哪吒主题,见画馆的小伙伴都在画哪吒,衣襟也心急,忙完参赛作品,也画了起来,而且一画就是一锅端,将电影中的众神都画了进来。
人物还在增多。
最终成稿的哪吒全家福,共十五个人物角色,画面充实饱满,被画馆贴到走廊展示了一些时日。
又接到学校美术老师发来的参赛通知,是“2025年深圳市中小学生禁毒绘画比赛”。
虽然毒品离孩子们比较遥远,但不得不防,也有必要从娃娃抓起。
作品名称为:《远离毒品》。
作品介绍:这幅“远离毒品”主题画作极具警示意义。画面中,缉毒警察与警犬形象坚毅,代表着缉毒一线的力量,彰显执法人员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狰狞的骷髅头戴铁链,象征毒品如恶魔般恐怖且具有束缚性,给人带来致命危害。罂粟花醒目呈现,它既是毒品原植物,又以艳丽外表暗示毒品的诱惑性。注射器则直观展现毒品的吸食工具,传递出毒品对健康的侵蚀。 “远离毒品”四个大字突出主题,呼吁人们认清毒品危害,保持警惕,坚决抵制毒品,守护生命健康与社会安宁。
这学期年级有课本剧《AI上演一出好戏》展演,衣襟做为道具组的成员,要出海报,于是武功打虎的章节跃画面。
觉得画面有些空,又加了松树进来,果然就丰满多了。
一幅幅画,就是这样坐在画馆里,一笔一墨磨出来的。
画馆的常规课内容,衣襟错失了很多,好不容易有机会跟上正常课堂。
今日课程《海错图》:
《海错图》是清朝康熙年间,由画家聂璜绘制的一组图谱。聂璜用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记录了他在中国沿海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各种生物。时代所限,书中记述时有夸张,有很多不靠谱之处,关于生物习性的记载,也是真假混杂,但妙趣横生,深受清朝历代皇帝喜爱。共四册,现三卷藏于北京故宫,一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海错”的”错”不是说海量的错误,这个「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就是海洋里面种类繁多的生物。这节课主要是创作课,会结合《海错图》里面的鱼类进行创造,画出一副属于自己的海洋!
衣襟设计的《海错图》很丰富,螃蟹夹住一条鱼,鲶鱼悄悄的藏在石头后面,加上珊瑚很丰富。
最终成稿:
再上张画的基础上,分染了黑色的鲶鱼被螃蟹夹住的青鱼,用网上的水纹纸进行喷绘肌理,蓝紫色的搭配起来会很梦幻,很有海洋的那种神秘感。
内容丰富,每个孩子的画面都不一样,创造自己的海洋世界。
再下一幅,是重彩作品,老师分享的半成品如下:
完成所有铅笔稿部分。用重墨勾线树枝和分枝部分,线条流畅,花分两种颜色用没骨的技法进行上色,用笔精致。这张作品尺幅较大,画完会很出效果,到时候可以买个框子装裱起来,很期待这幅作品呢~~
今天主要用没骨的技法给和花上色叶子花的里面没骨上色后进行了一些撞色,颜色会变化的丰富。
成品名:《版纳音色》。
郭子良:1964年生,籍贯广东顺德,1992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研究员,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早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花鸟画所专业画家。
重彩工笔花鸟画重在双钩填色。填色应重在填字上,填色意味着再加重。背托、衬底、罩色、飞色都用得上。画面以色为主,设色浓重、艳丽、华贵,给人以高雅富丽堂皇的感觉。重彩一般采用积染套色的方法,所谓“三矾九染”就是指此种画法。每遍施色薄,层层加深,数通之后加染一遍胶矾水以固定已上去的颜色,使得画面色彩厚重、沉着。它充分利用了现代色彩、材质运用方面的特长大胆把西方抽象、及构成与装饰美感引进绘画中来,以特有的造型、色彩、肌理交织而成的视觉美感,极大的强化了绘画的本质特征,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
这学期还有自然笔记的比赛,衣襟想到的,还是家里阳台三角梅树上的绣眼鸟窝,以及三只幼鸟。
起了草稿,衣襟想表现的,总是重在画面的唯美;而从指导老师想拿奖的角度,则是要尽量多的文字记录细节,重在以孩子的视角去观察。
衣襟觉得没办法改,重新起稿又太费时间,最终放弃了比赛。
接着是暑假的课堂,衣襟给自己选的是以山海经为主题的长卷,有九尾狐、白泽、冥蛇、凤凰四只神兽组成。
长图看不太清,分两图展现如下:
陆续上色的效果:
其中的冥蛇,颜色用没骨的技法画的,非常精致。
暑假从奥地利回来,又去画馆接着上色。
逢王老师休假,另外的老师对衣襟不熟,基本没有指导,都是衣襟自己在上色,让衣襟感觉有些力不从心。
看图片效果,凤凰确实是不如之前的九尾狐和冥蛇出彩。
最终,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山海经,四只灵兽,最左侧九尾狐,红羽飘逸、尾巴层次分明,灵动又具神话的神秘感;中间白泽造型可爱,眼神清澈灵动;
蓝色的蛟龙盘旋在山峦间,增加了神兽的威严与力量感;
凤凰的色彩艳丽,羽翼的色彩渐变、纹路细节都让人眼前一亮。
王老师说,衣襟的用色特别稳,每个形象既扎根《山海经》的奇幻内核,又融入了自己的创意巧思。
不过话说,这个长卷,是真的超越了以往的画作的。
画完一期,衣襟还想继续画,于是又开了一个头,还是山海经。
以《山海经》里“鲛”这类形象加上鲲等海洋神兽,人物造型精美,长发、头饰还有身上的装饰,线条流畅又细腻,把奇幻感拉满了。背景的云雾、水母等元素,和主体人物融合得很好,营造出了神秘的氛围感。整体构图也很用心,细节丰富,要是上色后肯定会更惊艳~
第二节课,色彩搭配梦幻又和谐,紫色长发渐变超绝,把人物的灵动仙气都画出来了。线稿也很稳,能看出洢洢造型能力不错,会继续丰富背景和人物~~
第三节课,主要把鲛人、鲲等颜色,把神话元素和人鱼形象结合人物头饰、配饰融入贝壳、珊瑚等海洋元素,色彩大胆又和谐,头发的渐变、服饰的搭配,用丰富色彩营造出梦幻氛围,把鲛人神秘又美丽的感觉拉满,视觉冲击力很强,还差背景的山水、云雾等进一步完善上色,画面会更完整饱满,不过整体已经很出彩了,画的细节很精致,鲛人回眸一笑,加上梦幻的色彩看起来很惊艳哦~~
四节课完成的成品,色彩运用大胆又和谐,梦幻的粉紫、蓝绿搭配,把《山海经》鲛人营造出神秘浪漫氛围,像从奇幻的世界游出来。造型上,人物头饰、鱼尾细节丰富,结合云朵、山峦等元素,把传统神话与创意融合,效果非常棒~~
还完成了一幅水拓印作品,将水拓印的灵动与国画颜料的独特质感巧妙融合,水拓印背景营造出梦幻、流动的氛围,加上动漫人物,背景与人物的颜色也会相互呼应。
水拓印成品:
背景的色彩晕染自然又富有动感,黄和粉色的晕染营造出梦幻、流动的视觉效果,能看出水拓印独特的晕染魅力被很好地呈现出来了。主体人物与背景融合得也不错,人物的造型和色彩细节清晰,和灵动的背景形成对比又相互映衬,整体给人一种奇幻又雅致的感觉
除了国画,衣襟还给自己加了素描课,有一搭没一搭地,描了起来。
每次课都能完成一幅小品,从简单,也要衣襟有兴趣。
更复杂些的,就要分两次课完成。
用比划勾勒出来的麻雀,也能栩栩如生。
似乎越来越像那么一回事了。
虽然之前未曾接触过素描,但好歹衣襟也是画了多年国画了,对线条还是有些感觉的,出品也是说得过去的吧,呵呵~~~
素描是一切画的基础,但只有线条,让衣襟觉得无趣无味。
暑期,画馆开新的班,衣襟又开始了油画学习。
第一幅作品,是梵高,色调衣襟用了粉,区别于普通的蓝。
没想到的是,衣襟对油画情有独钟,一旦开了头,就停不下来,一口气报了五个暑期班的课程,基本上每天泡在画馆四个小时。
下面是作品的罗列:
不得不说,还是油画的魅力更大,因为有画框,随便摆在哪里都好。
泡在画馆里的暑假,不用写作业的暑假,且尽情去享用吧,当下的时光,不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