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济州岛的第二天,2025年7月6日。
酒店的早餐厅位于22楼,四面都是巨大的玻璃窗,居高临下,可以将济州岛看得很清楚。
甚至包括整个机场,没错,是整个机场,就在不远的海边。
济州岛的面积约为1,850平方公里,如果感觉抽象,不如拿海南岛来对比:海南岛的面积是35,400 平方公里,约为济州岛的 19.2 倍。
身在韩国最大的岛屿、韩国版的“夏威夷”,差不多是说走就走的一次旅行,而且还是最高规格的全程旅拍,心情无比美丽,所以此时吃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此行不算小每老师,共六位团友。指定时间集结,车里由小每老师进行介绍,相互认识。很容易就发现了大家的共性,其中有五位是资深银行人(本人其实不算资深,更恰当地说是逃兵,此时表示汗颜),另一位则以银行为重点客户,好巧不巧哩。
全程包了一台面包车,司机师傅是济州当地人,姓李,会说中国话,让大家沟通得更顺畅。
从酒店出发,沿着沿海公路,前往LAZYPUMP咖啡厅。此行旅拍的重点在绣球花,小每老师做了功课,据说LAZYPUMP咖啡厅的绣球很出彩。
是不是这样呢?要过去看看才知道。
早早到了咖啡厅,感觉是到了荒郊野外,院门还是紧闭着的,难不成是关门了?还好找到了电话,经李哥的沟通,得知是我们来得太早了,要11点才开始营业。
既然进不去,自然也就没得拍,决定先去下一个目的地。
不想车子行走的路线中,出现了一片海,还是果冻海。所以停了车,一行人冲向海边的栈道。
很多鱼儿,在栈道上游,又可爱又浪漫。
水中,还有一个更大号的鱼,迎着风在飞跃。
果冻色的海呀,在晴空下,尤其的美,美到言语无法形容,只能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特别特别的治愈。
小每老师出的图,加了滤镜,更加美。
美到不像是真的,但明明就是真的。
小每老师找好点,开始工作啦~~~
如此身手矫健的工作照,必须点赞。
放轻松,走进小每老师镜头里的山海,完成美丽的兑现。
一边是小每老师在拍,另一边是团友们的互拍,都乐呵。
小每老师的片子一出,大家就闭嘴了,因为无法比拟,更谈不上超越。
每一帧,每一幅,都是完美的大片。
就算你什么也没做,只管镜头前坐了坐。
美女们喜欢的角度,尽管拿来,都好用。
镜头里的美女是认得的,是减肥了吗,公认是瘦了,瘦得还不是一星变点~~~
其实此行原本是不想发朋友圈的,没想到小每老师交出的照片能这么美,不发圈对不起小每老师,所以任性地发了出来。发圈时没想泄露地点,但大风车上的韩文却还是泄了密。
栈道很长,远处还有一个灯塔。
关键是什么人都没有,只有一片果冻海,任由着我们耍。
将灯塔拉进镜头,还得是小每老师。
24-70mm镜头,被小每老师用出了多重意境。
此时,轻松随意就好,济州岛自有魔力,给予你想要的一切美感。
顶着巨大的日光,一直走,一直走到了灯塔上。
色彩的搭配太舒服了,大块的白对大块的蓝,绝对的绝绝子。
小每老师还特别擅长使用前景,让照片的格调更上一层。
关于小每老师的前景,下图的合影更能说明。
六位美女团的全员出场,必是惊倒全场。
再一次拍合影的地点,有些小可爱。
眼镜框上的韩文 “제주바다목장”,翻译为 “济州海洋牧场”,应该是景点标识,却不见其他人,也是神奇了。
与来自长沙的章姐同处一室,前后五天时间,听她讲了很多事情,关于前期在深圳闯荡的经历,关于最近痴迷的无人机,关于跟着摄影老师的一次次出行……交谈中,从章姐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非常受益。
和章姐同框,也可以很有故事感。
在栈道的另一个出口,看到了海女。
济州岛海女是济州岛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是韩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济州岛,由于多山少地,男子们多从事出海捕鱼、砍柴等危险工作,伤亡率较高,女子便承担起了获取海产品的重任。最初,海女潜水只是为了采集一些海产品,以维持家庭生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职业。
早期海女潜水时,装备较为简单,仅身着棉布或麻布制成的潜水服,佩戴用海草编织的护目镜,携带一个网兜或篮子,后来才慢慢有了橡胶潜水服等装备。
海女无需借助专业的潜水设备,依靠自身的屏气能力,下潜到海底10米甚至更深的地方,每次潜水时间可达1-2分钟,采集贝类、鲍鱼、海螺、海胆、海参等海产品。
海女们凭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精湛的潜水技艺,不仅为家庭提供了经济来源,还在长期的劳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海女文化。海女之间有着互助合作的传统,她们在出海前会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祈求平安和丰收,这其中蕴含着济州岛人民对大海的敬畏之情。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海女数量急剧减少。一方面,潜水工作对体力和身体条件要求高,且具有一定危险性,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另一方面,现代渔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对海女的传统作业方式产生了冲击。截至 2024 年,济州岛上的海女数量仅剩数千人,且平均年龄较大。
眼前的海女,虽不是真的海女,却也是真实的存在。
在济州岛的几天,还真的遇到了真正的海女在工作的场面,只是离得有点远,看不太清。
此时不妨多说一句:
济州岛是120万年前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岛,以火山地貌为主,黑色的礁石就是具体体现。
意外地走上这条不知名的栈道,将济州岛的第一印象牢牢地刻画进了脑海之中。
石头爷爷,还真是无处不在。
日头是越来越大了,终于完成了“济州海洋牧场”的美拍,收工,等待李哥的车子来接应。
回到车上,难免又想,既然是奔着LAZYPUMP咖啡厅来的,不如再折回去,一探究竟。
果然,营业进行中,唐而皇之地,大步入内。
一边点东西,一边冲进后院,果然是绣球啊,大朵大朵的绣球~~~
而且是个头很高的绣球,比人还高。
从三楼平台上,可以看到后院的全景,虽然绣球花的面积并不是很大,却足够完成我们的拍摄。
其实,是来晚了,绣球已经处于尾声,远不比盛花期的美。
还好,我们都是第一次来济州岛,也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绣球花,没有比较,便是满足。
小每老师的图,又来了。
果然是不一样啊,足够将初见的美,表达得淋漓尽致。
注意,又是前景的运用。
不管是拉远还是拉近,都不能少了前景的加持。
不管是谁,只要是坐在了小每老师的镜头前,都能成就满分的照片。
花丛中的行走,入诗入画。
不管是什么样的角度,都是人在画中。
团友们穿的都比较素,以为身上的粉会炸,结果还算好吧,与环境吻合。
借咖啡馆的后院美拍,前提是消费,不管金额大小,人手一份就好。
室外、室内,尽管拍,喜欢哪儿就拍哪儿,当然了,需要小每老师出手才行。
小每老师在哪儿,美图就在哪儿。
团友们也有互拍,像是在拆盲盒,也有拿得出手的。
比如,框架感。
在一系列的美拍中,结束上午的活动。
有果冻海,也有绣球,大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