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了一对宝相花抱枕,出自苏苏姐家的材料包。
在此篇正式开始之前,先来研究一番宝相花。
宝相花是什么花呢?
宝相花,并非自然界真实存在的花卉,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理想之花。它是古人通过艺术想象,融合莲花、牡丹、菊花等多种花卉的美好特征,提炼出的一种装饰纹样,被誉为 “东方审美巅峰之作”。
“宝相” 一词源于佛教,原指佛像的庄严法相。宝相花的雏形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佛教传入中国,莲花纹作为代表净土与纯洁的佛教象征被大量用于石窟装饰。隋唐时期,随着佛教本土化进程的加深,莲花纹逐渐吸收了牡丹的富丽、菊花的雅致,以及象征轮回永生的忍冬纹、寓意多子的石榴纹等元素,最终形成了宝相花纹样。
唐代国力强盛,文化自信达到顶峰,宝相花在此时期发展至鼎盛,其形态从早期的简约对称演变为多层次、多瓣型的华丽样式,花瓣基部规则排列的圆珠象征宝珠,整体呈现珠光宝气、雍容华贵的视觉效果,完美契合唐人对圆满富贵的追求。敦煌莫高窟第335窟的满地式宝相花藻井、唐代宝相花纹铜镜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宋元以后,宝相花逐渐从宗教场所走向民间,应用于建筑彩画、瓷器、织锦等领域。明代成为旋子彩画的核心纹样,清代苏州园林中亦随处可见,与摇钱树、聚宝盆并称 “吉祥三宝”,成为全民共赏的吉祥符号。
宝相花的形态特征,虚实相生, 在结构设计上,呈现几何对称,多采用 “米” 字形构图,呈四向或多向放射状对称,对应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宇宙观。复合花瓣层叠交错,融合莲花的圣洁、牡丹的丰满、菊花的细碎,甚至包含石榴裂开的果实形态,象征四季同辉、万物共生。宝珠元素体现在花蕊和花瓣基部的圆珠密集排列上,模拟珠宝镶嵌效果,既呼应宝相之名,又强化富贵寓意。
在色彩运用上,传统宝相花以红、黄、绿等纯色为主,通过以浅套深逐层渲染 的退晕法来营造立体感。例如唐代敦煌壁画中的宝相花,常以石青、石绿为底,花瓣边缘用金粉勾勒,形成金碧辉煌的视觉冲击感。
到了现代设计中,宝相花也被赋予莫兰迪色系、撞色等创新配色,就比如,苏苏姐家的宝相花抱枕,设计了藏青款与砖橙款两个色系。
下面开始手中的钩织,入的,是砖橙色系的材料包,包含的线材颜色,下图一目了然。
抱枕分正反两面,反面很容易完成,正面则要费一些功夫。不过跑着视频一步步 操作,也不难。
完工后的抱枕,是缝了拉链的,再装入与之配套的枕芯。
背面,是简简单单的设计。
下面,妥妥的宝相花。
入这个色系,是因为喜欢,尤其是砖橙色营造的调调,一向喜欢亮色,饱满且热烈。
一只抱枕,对空间的提亮能力,不容小觑。
雍容又大大方方。
放在哪儿,哪里都变得不一样,满满的空间感和造势能力。
与毯王拉韦纳的组合,也是相得益彰。
这只抱枕,其实完工了许久。一直没发图,是觉得一只有些孤单,要凑齐一对才好。
苏苏姐家的原设计中,还有一个藏青款,觉得颜色有些深,不是很喜欢。
勾完多啦A梦毯后还剩下一些线,觉得红白蓝的配色也很舒服,于是再起勾宝相花抱枕的想法,并落实到了行动中。
与卖家的藏青款,差别很明显,个人来说,更喜欢自己搭配的这个调调。
而且这个色调与衣襟的校服也是搭的。
两只抱枕并排,砖橙款更经典,自创的款也还说得过去。
两只抱枕,凑齐了一对,是不是更好?
宝相花,做为永不凋谢的艺术之花,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密码,也是东方美学的具象表达。从佛教圣坛走向世俗生活,从历史深处绽放到当代设计,始终以其圆满、富丽、包容的姿态,诉说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无论是敦煌壁画中飞天环绕的宝相花藻井,还是现代家居中简约时尚的宝相花抱枕,其背后都凝结着中华民族对美与善的终极想象。
钩针成就的美好,又岂止是上述的文字表达。
动动手指,便成就了实用艺术,还可以如此高大上。